鐵甲丸 (Euphorbia bupleurifolia) - 2019/11/23


本文為鐵甲丸側芽小苗的種植文章,內容分為二個部分:
1. 種植日記
2. 種植方式
點擊標題可快速連結至想閱讀的內容。

   1. 種植日記

2018/5/30
這是我的第一顆大戟科塊根。鐵甲丸最大的特色就是介於松毬果及蘇鐵之間的外貌,煞是有趣。在社團上也不算是特別難見的品種,不過常常很快就會被其他人標下。市面上常見的類似品種為峨嵋山(Euphorbia bupleurifolia x susannae),從學名可以看出它是由鐵甲丸所雜交出來的,不過價格遠低於鐵甲丸,且相當好種植,導致到處都可以買的到。因此可算是新手等級的塊根。

這次的購買對象為陳晴琳。墨菲定律是個很有趣的東西,每當你心想這個月不能再買塊根了時,社團上剛好就會出現你想要的標的物。由於本人的自制力尚待加強,因此鐵甲丸三天後就出現在我家陽台了。如圖1-1所示(硬幣直徑:2.6cm),收到時比想像中還要大,不過可能因為缺水和環境改變,鐵甲丸開始出現了黃葉及枯萎。

圖1-1. 入盆約一個禮拜的鐵甲丸 (2018/5/30)

2018/10/23
鐵甲丸的生長速度相當慢,如圖1-2所示(硬幣直徑:2.6cm)。要不是有做紀錄我還真的看不太出來。
圖1-2. 種植5個月後的鐵甲丸 (2018/10/23)

2019/11/23
鐵甲丸繼續維持慢的驚人的成長速度,隔了一年才長高了一些,如圖3所示(硬幣直徑:2.6cm)。不過很好種倒是真的。
圖1-3. 又隔了一年的鐵甲丸紀錄 (2019/11/23)


   2. 種植方式

以下為做功課後的種植方式:

科名:
Euphorbiaceae (大戟科)

屬名:
Euphorbia (大戟屬)

學名:
Euphorbia bupleurifolia,鐵甲丸。

原生地:
南非,遍佈於東開普省(Eastern Cape)和夸祖魯-納塔爾省(KwaZulu-Natal)各處,從格拉罕鎮(Grahamstown)到昆士敦(Queenstown),及肯塔尼(Kentani)的東部地區都看的到

生長海拔高度:
未知。

棲息環境:
1. 生長於熱帶地區的亞熱帶草原、灌木叢、或稀樹草原的淺層土壤中。
2. 鐵甲丸的遍佈範圍較廣,且由於其具有藥物價值所以也相對常見。

植株照顧:
1. 不難照顧,但生長速度較緩慢。
2. 保持潮濕可幫助其成長,但須注意介質排水性。

• 塊莖:
1. 咖啡色,圓桶狀或柱狀,整體而言向是個松毬果。
2. 很少會有分枝。
3. 無法進行光合作用,僅能儲存水分。
4. 塊莖很少會高過20cm,及寬過5 ~ 7cm

• 葉片:
1. 落葉型,會在潮濕的季節長出,在乾燥的季節掉落。
2. 披針形,顏色為淡綠色。
3. 會在塊莖的頂端呈簇狀排列,使得鐵甲丸看起來像個棕櫚樹或鳳梨(本人覺得比較像蘇鐵)。
4. 7 ~ 15cm長,2cm寬。
5. 葉子脫落後所留下的結節會呈整齊的幾何狀排列。

澆水:
1. 夏季生長期時,須保持土壤的潮濕,盡量別完全乾燥。
2. 休眠時澆水量需降至最低,過冷則斷水。

介質:
1. 土壤酸鹼值偏好中性 (PH: 6 ~ 7)
2. 選用排水良好的介質,避免積水。
3. 頗重肥,需要微量營養成分來保持葉片常綠。目前追肥頻率為4個禮拜。
4. 綜合上述,目前配土為 鹿沼土: 火山岩: 泥炭土: 煉石 = 1: 1: 2: 1

溫度(型種)
1. 最低耐寒溫度: 5°C
2. 因找不到生長溫度,故先採納通用型標準:
  - 最佳生長溫度: 23 ~ 32°C
  - 最佳夜晚溫度: 21°C
  - 低溫休眠溫度: 15°C,須保持乾燥。
  - 高溫停滯溫度: 35°C,須適當遮陰。

日照:
1. 光亮處。
2. 有看過園藝店老闆放在架子下,接近西番蓮的放置法。

花:
1. 花朵為黃綠色。
2. 花期為春季。
3. 雌雄異株,但有可能會變性!!!!
4. 有時候又會同時長出公花母花,看來它的性別十分地混亂。

注意事項:
1. 鐵甲丸的乳汁有高度毒性,相當危險。

資料來源:
1. Llifle
2. Botanic Wonders
3. Araflora


留言

  1. 回覆
    1. 您好,建議可以到 台灣仙肉物流中心 購買,不論是小苗或成株都會有人在販賣。
      社團連結如下:
     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TWCSSWAPPER/?ref=bookmarks

      刪除

張貼留言